Search

面對「骨刺」該怎麼處理?
最近常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

我只能說,骨刺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面對「骨刺」該怎麼處理?
最近常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

我只能說,骨刺是個額外增生的結構
無論是Bone Chips或是Bone Spurs
長在裡面就會搶掉原有關節的活動空間

我不是一個主張開刀的訓練師
但我也不是一個不鼓勵開刀的人
要不要手術治療,一切都看部位與狀況
而且該由專業的醫師來做判斷

只要你關節裡面有了「異物」
在活動的時候,異物就會對原有的結構產生影響
無論是擠壓還是摩擦
活動的越大、越頻繁,這現象就越多
不正常的關節內部活動,就會產生慢性發炎
這些發炎也會使體內過度修復,產生許多結痂組織
這些增生的組織比loose body還惱人

它會更加抑制關節內部的活動與咬合
讓你的關節範圍受到影響
而選手又會更想加大力量使關節角度出來
本來就狹窄的空間就會變得更擁擠
發炎再進來,腫脹的結構又會讓一切都更惡化

所以我只能奉勸各位
有傷、有痛,在急性的時期,在醫療人員的建議下
該吃止痛消炎藥的時候就該吃它
不是因為擔心你痛,而是要讓藥物
來減緩關節內部的發炎與過度修復的反應
該休息就該休息、該停練就不該硬撐

消炎藥不好~
那是在錯的時間、錯的狀況下吃
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

有些選手甚至把消炎藥當作上場比賽的安慰劑
比賽日吃重一點,訓練日吃少一點,平常日吃一小點
有吃!就會安心~就感覺疼痛會消失
完全把消炎藥當糖果,這才是可怕的用法

像手肘這樣構造簡單的關節內
如果有了不該出現的物體
在醫療的建議下,我到認為簡單的關節鏡處理一下
反而是最好的預防方式

要不然等到軟骨結構磨損、韌帶肌腱發炎、鈣化
狀況已經不單純是骨刺,而是影響到其他部位
那處理起來就更複雜

或是放著越長越大,大到影響關節活動
長時間改變了動作模式,讓腦部記存了錯的技術模式
就算開刀處理後,都不見得能找回原有能力
因為手術事小,腦內動作模式重建才麻煩

每每看到許多選手因為骨刺而煩惱
不知道該不該處理的時候
慢慢地一拖再拖~就變成更複雜、更糟糕的現象

為了閃痛,所以改變了動作技術
要不然就是忍著痛,硬著頭皮執行
讓增生部位越長越大....

現在的醫療很發達~
只要找到好醫生,好好的做復健
這些都只是小小的問題
千萬不要在關節內「養虎為患」啊!

喔~對了!
一定有人就會說,那關節裡有骨刺就該開刀嗎?
當然不是!一切都要看醫生的專業建議

而且前述現象指的是手肘部位
像肩膀、腳踝、手腕這種複雜性關節
就不一定了!

還有啊~手肘的小手術
重要的不是該不該做,而是「何時做」
怎麼利用休季期,在最不影響訓練強化的時機進行
那也是一門學問誒~

而這只是我小小的經驗談~
還歡迎各位醫療專家、復健專家、防護專家
給予更多的建議與指教!

還有還有~
骨刺的術後,很多人以為只要把關節角度找回來就好了
其實沒那麼簡單!
越是簡單的手術,術後的復健更要謹慎
許多人往往就是因為「簡單」所以忽略了復健後訓練

要怎麼找回角度,再找回功能性角度
再有能力控制現有的關節範圍與力量
這些是許多復健後期忽略的部分

開放練的活動、閉鎖鏈的活動
手腕與手肘間的連動,不同角度前臂轉動與手肘互聯
手肘最大屈伸角度下,與肩膀間的控制關係...
這些訓練又幾乎更少人注意到

大家對手肘術後的復健
就只會單純的做二頭與三頭的強化而已....

因為簡單~所以要不簡單啊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國北護運保系老師 專業體能訓練師 FISAF, TRX, DVRT, NIKE 等項目國際教育訓練講師 信念功能教育學院創辦人 (偶爾喜歡有感而發的亂寫者) 擔任藝人與職業運動員的 私人訓練師與諮詢師
View all posts